央廣網北京9月15日消息(記者 龐婷)9月14日,“算力賦能 智匯京西”——“京西智谷”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探營活動在北京門頭溝區舉辦。活動現場,北京市人工智能算法交易服務中心正式揭牌,該中心將為開發者和用戶提供便捷的算法模型交易平臺,降低開發門檻和成本,推動算法模型的發展和應用,促進技術創新和共享。
揭牌儀式(央廣網發 門頭溝區委宣傳部供圖)
北京算法交易服務中心是依托“京西智谷”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算力儲備,搭建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交易平臺。該平臺改變了目前算法交易需要開發者自行推廣和銷售的模式,為開發者提供集中展示和交易模型的渠道,降低推廣門檻和成本。同時,用戶也可借助平臺購買現成的模型來快速實現需求,避免從零開發模型的復雜性和高成本。
“這對于中小型企業和個人開發者來說尤為重要,算法模型交易服務平臺能夠提供現成的模型選擇,解決他們缺少資源和經驗的難題,使他們能夠更快速地實現自己的業務需求。”中關村門頭溝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不僅如此,開發者通過在平臺上分享自己的模型,可以獲得其他開發者的反饋和建議,從而不斷改進和優化自己的模型。這種技術共享和創新,將有助于推動算法模型的進步。
“京西智谷”展示中心(央廣網記者 龐婷 攝)
北京昇騰人工智能生態創新中心CTO楊光介紹,位于中關村門頭溝園的“京西智谷”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自今年6月上線以來,100P普惠算力已投入使用,先后服務近50家企業,提供算力服務和技術支持。預計今年算力規模將達到400P,未來將擴容至1000P。除了算力服務,“京西智谷”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還支持開源大模型的服務,幫助企業在大模型時代加快業務創新;還可提供模型遷移、AI產品設計、解決方案設計等服務。
中科視語的無人駕駛路面病害智能檢測車正在對路面進行病害檢測(央廣網記者 龐婷 攝)
中科視語展示的無人駕駛路面病害智能檢測車,正是應用了在算力支持下的通用視覺大模型,可實現全自動無人巡檢、自動避障、高精度定位病害、高精度路面圖像采集、路面病害識別、高精度病害測量等功能,最高可實現0.2毫米的路面病害識別。
記者了解到,智算中心完備的基礎設施,省去企業建設及維護的費用,并能讓企業根據訓練需求靈活調整算力,避免算力的冗余建設,為企業節省大量研發成本。
“門頭溝區將人工智能作為區域重點布局產業之首,頻頻在打造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高地上發力。此次在北京市知識產權局指導下,建設人工智能算法交易服務中心,也是在面向人工智能企業提供好用、易用、優惠的訓練算力基礎上的又一次嘗試和創新。希望將其打造成為一個人人可用的算法交易中心,讓人工智能真正走向市場,走向大眾。”中關村門頭溝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門頭溝區堅持實施“生態立區、文化興區、科技強區”發展戰略,著力打造“人工智能、心血管領域醫療器械、超高清數字視聽”三大產業,作為北京市人工智能重點布局區,主動融入全市建設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大局,持續在人工智能技術要素、產業空間、金融服務、人才培養、品牌活動等多維度發力,發布《關于實施算法人才集聚行動 打造“京西智谷”的若干措施》,并落地全市首個自主創新人工智能技術人才培養體系,持續助力打造“京西智谷”品牌。
來源:央廣網
2023年9月15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