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2月1日電 (記者 杜燕)以北京市石景山區和門頭溝區為代表的京西地區具有百年鋼鐵史和千年采煤史,是國家級城區老工業區和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是首都的西大門。今年,京西地區將突出產業轉型,開工建設首鋼怡和合作項目、王平煤礦主題休閑度假區等重大功能性項目,打造首鋼科幻產業集聚區和“一線四礦”文旅康養休閑區,努力匯聚更多優質資源。推進中關村石景山園和門頭溝園運行體制機制改革,做精做優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特色產業集群,促進京西示范區產業高端化、特色化發展。
京西地區范圍圖?!”本┦邪l展改革委供圖
為落實“十四五”規劃《綱要》戰略部署,《深入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加快推動京西地區轉型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簡稱“京西行動計劃”)于2022年2月發布。
今天,北京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京西行動計劃實施一年以來,京西地區轉型發展的步伐明顯加速,城市面貌和發展環境持續改善,城市功能品質穩步提升,高質量建設首都西大門取得階段性成效。一年來,石景山區、門頭溝區地區生產總值分別同比增長1.8%、1%,均高于全市增速,產業轉型成效日益顯現。京西地區2022年度36項重點任務按計劃完成,80個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超220億元。
門頭溝區永定河山峽段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本┦邪l展改革委供圖
主攻產業轉型,區域發展質量穩步提升
京西地區以重大活動為牽引,區域知名度顯著提升,“雙奧之區”金名片持續擦亮,服貿會帶動首鋼園活力持續提升,京西發展論壇推動一批要素資源高效精準對接。同時,以重大項目為抓手,區域綜合承載力持續提升,綠色生態空間持續擴大,城市更新不斷提速,綜合交通體系持續完善,且公共服務水平持續提升。
同時,京西地區以產業轉型為主攻方向,區域發展質量穩步提升。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區域發展活力進一步釋放。
京西示范區產業發展更加集聚化。制定中關村石景山園改革提升方案,工業互聯網產業園核心區034地塊主體結構封頂,舉辦工業互聯網大賽,35家企業入駐工業互聯網產業園先導區,中關村石景山園收入突破3800億元。北京銀行保險產業園空間加速釋放,引入現代金融機構14家。門頭溝區中關村(京西)人工智能產業園啟動建設,新引入人工智能企業39家。阜外醫院西山園區二期項目開工,加速打造首個健康生活方式國家醫學中心。兩區全年新增“專精特新”企業165家(其中石景山區新增118家、門頭溝區新增47家),總數達到239家。
新首鋼地區產業能級不斷提升。2022年,首鋼園航天、科幻、金融等高端產業要素加快聚集,累計注冊和入駐企業(組織)超200家,北區已建成自持空間出租率達到87%。重點產業項目取得積極進展。中關村科幻產業創新中心在首鋼園揭牌,已累計引入科幻、元宇宙上下游高精尖企業50余家,成功落地科幻影視拍攝、動作捕捉、光學影像等5大公共服務平臺,科幻產業聚集區打造初見成效。
“一線四礦”文旅康養休閑區規劃建設扎實起步。王平煤礦主題休閑度假區項目完成主體工商注冊,項目規劃綜合實施方案已獲市政府批復。門頭溝區持續打響“門頭溝小院”精品民宿品牌,全區“小院”累計達73家,覆蓋55個村,盤活閑置農宅347處,全年實現收入5600萬元,接待11.5萬人次。啟動京西古道全線配套設施提升工程,不斷擦亮“京西古道”品牌。推出44條精品文旅體驗線路。
做精做優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特色產業集群
負責人表示,2023年,京西地區將實施好以新首鋼為核心的京西行動計劃,堅持“滾動實施、動態調整”的原則,接續謀劃編制2023年度重點任務、重大項目、重要活動清單,加快打造“一起向未來”的城市復興新地標,高質量建設首都西大門。
——更加突出產業轉型。開工建設首鋼怡和合作項目、王平煤礦主題休閑度假區等重大功能性項目,打造首鋼科幻產業集聚區和“一線四礦”文旅康養休閑區,努力匯聚更多優質資源。推進中關村石景山園和門頭溝園運行體制機制改革,細分產業發展方向,做精做優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特色產業集群,促進京西示范區產業高端化、特色化發展。
——更加突出活動帶動。繼續承辦好服貿會、科幻大會等重大活動,舉辦好第二屆京西地區發展論壇。深化新首鋼工業遺存和冬奧遺產可持續利用,利用首鋼滑雪大跳臺、“四塊冰”等冬奧設施承辦一批大型賽事和活動,引入策劃一批“首店”“首發”“首秀”等品牌時尚活動,進一步激發區域活力。
——更加突出項目引領。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短板,國道109新線高速、十一學校石景山學校完工投用,加快推進阜外醫院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等工程建設,增強優質教育供給,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繼續開展老舊小區綜合整治以及棚戶區改造項目,加強治理類街鎮整治提升,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建設。
——更加突出政策機制創新。加強與相關部門溝通對接,積極爭取采煤沉陷區、獨立工礦區政策,以及政府專項債、中央預算內資金、公募REITs試點、開發性金融等資金支持。加快“一線四礦”規劃審批,創新政策支持。強化京西“一盤棋”,健全市區、兩區、區企常態化溝通對接機制,強化在產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等領域的聯動互補、協作發展。(完)
中國新聞網
2023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