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關村精雕智造精密加工共性技術平臺是由北京中關村精雕智造科技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牽頭建設運營的公共服務平臺。平臺充分利用創新中心已聚焦的制造資源優勢和精密加工技術優勢,面向醫療器械、智能機器人、精密儀器儀表、汽車、光學半導體等領域,以精密零件快速制造為基礎,開展新產品精密加工工藝研發和小批量產品試制等服務,幫助客戶快速完成新產品的工藝迭代和快速試制,加快行業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發進程。平臺填補了北京市用于支撐新產品研發0-1,1-10階段快速制造的市場空白,是全國首個面向機電類產品細分領域打造的專業化產品孵化平臺。
該平臺是北京市首批集中力量布局打造的四家共性技術平臺之一。精密加工共性技術平臺的獲批加速了創新中心圍繞高精尖產業進行精密加工技術的研發進程。


為更好的服務北京市高精尖產業需求,解決精密制造共性技術問題,平臺持續加大對軟硬件設施設備的投入,并發揮產學研協同創新優勢,聯合高校院所共同開展共性技術研究。
在軟硬件設施投入上,建設快速制造生產中試基地,提供精密零件的小批量快速制造服務;建設(超)精密恒溫實驗室,實現微米級零件的精準高效加工;搭建產業鏈協同制造平臺,利用數字化協同技術整合京津冀制造資源,提升機加工、電加工、熱加工、表面處理和增材制造等綜合制造能力。通過協同制造模式,整合國內優質產業鏈制造資源,構建高端制造業產業鏈,支撐在京企業“本地研發,本地試制”,實現京津冀平臺化協同制造服務模式。
在共性技術研發上,一方面,平臺提供產品研發、迭代、測試、驗證、推廣等一體化共性技術基礎服務,參與產品結構件的設計及迭代,提供單件、小批量制造等服務,參與產品性能完善及迭代,提供產品方案設計、成品組裝與調試、檢驗和驗證等服務,幫助企業實現產品中試前的制造、驗證和迭代過程。另一方面,平臺聚焦醫療器械等專業領域研發新工藝,聯合北京工業大學等高校院所開展技術攻關,研究優化醫療器械微小結構件加工工藝技術,解決醫療器械結構件精密加工共性技術問題;研究刀具磨損量預測及工藝參數,解決異形曲面結構件高效加工共性技術問題,努力實現傳統制造工藝新突破。

開放、合作、包容、共享。未來,平臺將持續秉承科技引領發展的理念,以精密加工共性技術研發應用為核心,加強聯合攻關和應用技術研究,協同推進高精尖產業精密加工技術領域的技術創新,打造創新資源聚集、組織運行開放的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平臺將努力發揮已聚焦的技術優勢和協同制造模式,整合帶動創新型產業集群,推動形成優勢功能互補、產業聯動、良性互動的協同創新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