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周懷宗)第三屆永定河綠色發展論壇暨2025年全國生態日活動在北京門頭溝區舉行。論壇以“生態共融·和諧共生”為主題,聚焦中國生態文明建設與“兩山”轉化、京津冀協同發展等議題。活動現場,門頭溝區攜手7地政府共同搭建“兩山”朋友圈交流發展平臺,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注入新的聯動活力。
第三屆永定河綠色發展論壇。門頭溝區委宣傳部供圖
記者在論壇上獲悉,作為“兩山”理論的堅定踐行者、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本次“朋友圈”的發起方之一,門頭溝區近年來堅持實施“生態立區、文化興區、科技強區”戰略,生態本底日益厚實。其中,門頭溝區森林覆蓋率達48.64%,林草覆蓋率位居全市榜首。PM2.5濃度從2019年的36微克每立方米,降至2024年的28.6微克每立方米,生態環境質量指數連續五年保持“優”級,永定河山峽段治理、“百泉復涌”等工程成效顯著。
在“兩山”理論轉化路徑探索上,門頭溝區率先開展特定地域單元生態產品價值核算與應用改革,相關經驗獲國家發改委推廣,創新構建生態系統生產總值為導向的統籌工作機制,推動GDP與GEP雙增長,2024年可比生態系統調節服務價值達359.7億元,較去年增加2.21億元,增幅北京市生態涵養區排名第一。
生態治理的成果,正在成為區域發展的新動能。據介紹,門頭溝區培育“門頭溝小院”精品民宿、檀谷商圈等文旅品牌,推動文旅農商體學融合,2024年城鄉收入比歷史性降至2以下。同時,著力構建“高精尖”產業結構,實現以人工智能、超高清數字視聽、心血管領域醫療器械“三大產業”為牽引的高新技術產業體系0到1的突破,中關村門頭溝園年度總收入由2020年415億元增至2024年預計的1076.1億元。
活動當天,北京市門頭溝區、密云區、延慶區、平谷區、懷柔區聯合重慶市武隆區、浙江省衢州市、湖北省神農架林區,共同完成“兩山”朋友圈啟動儀式,各方將圍繞生態保護修復、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重點領域深化合作,后續繼續圍繞建立會議互邀、調研互訪、溝通聯絡、聯合品牌建設等推進有關工作,共同探索打造“兩山”實踐城市示范聯盟,塑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區域生態協作品牌。
門頭溝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門頭溝的綠色蝶變,是“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詮釋。門頭溝區仍將堅定不移地踐行“三區”發展戰略,攜手“朋友圈”成員及京津冀伙伴,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上深化生態保護協作與綠色產業聯動。各方將共同探索跨區域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社會優勢的有效路徑,共享經驗、共克難題、共建機制,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城市貢獻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門頭溝經驗”與區域協作智慧。
新京報訊 記者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盧茜
2025年8月16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