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家瑞士企業組團來京尋覓合作商機,朝陽、海淀、門頭溝等區現場推介區域優勢,4家境內外企業現場簽約……2月17日,由北京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牽頭主辦的“中瑞企業投資合作交流會”在京舉辦,這也是春節后北京地區首個涉外投資交流活動。
今年正值中瑞建交75周年,中瑞關系歷史悠久、內涵豐富。1998年至2024年,瑞士在京累計設立企業246家,近五年(2020年-2024年)瑞士企業在北京累計投資額達1.36億美元。
本次活動聚焦兩地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等領域的投資合作,通過現場交流、實地考察等形式,靶向吸引中瑞兩國80余家相關領域企業參會,其中20余家瑞士企業組團專程來京參會。
朝陽、海淀、門頭溝現場推介區域優勢
交流會上,北京市科委、藥品監督管理局等部門,以及朝陽、海淀、門頭溝等區輪番登場,從北京產業政策紅利、特色產業園等角度進行解讀推介。本土企業積極與瑞士企業開展合作交流與資本對接,為瑞士企業來京投資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
朝陽區副區長陳黛介紹,截至2024年底,朝陽區共有80家外商投資企業的投資來源地為瑞士,注冊資本達到12.3億美元,合同外資金額12億美元(累計實到外資金額6.6億美元)。作為全市數字經濟核心區,朝陽區正在加快構建以產業互聯網、人工智能、數字安全為核心的“3+X”產業創新體系。
她表示,朝陽區在全市率先發布服務業擴大2.0方案,數據跨境、特醫食品、人力資源服務出口等領域80項改革任務落地,全國首個真實貿易全環節數字化試點等4個改革創新實踐案例在全市推廣。“我們實施吸引優秀人才的‘鳳凰計劃’,為人才提供健康管理、交通、住房、政務、落戶等服務。”陳黛說。
門頭溝區副區長曹子揚介紹,門頭溝聚焦“人工智能、超高清視聽(計算視聽)、心血管領域創新藥械”三大產業,著力打造長安街西沿線專精特新產業集群,展現出發展潛力和投資價值。門頭溝區正圍繞心血管領域創新藥械,聚力打造“中國心谷”——中關村(門頭溝)心血管創新藥械產業園。
中關村科學城投資服務中心主任蔣博介紹,海淀區正在積極構建以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和產業鏈為坐標的產業政策支持體系,圍繞產業鏈“強鏈”“補鏈”出臺了各類專項政策。2025海淀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會發布2025年最新政策措施,包括《海淀區支持創新創業服務平臺發展若干措施》等10項產業類、金融類、國際化服務類政策,將進一步優化區域營商環境,助力企業創新發展。在醫藥健康產業方面,海淀區布局細胞與基因治療、高端醫療器械、AI新藥研發與數字醫療等細分領域,加快中關村科學城國際醫谷等空間建設。
推動中瑞企業技術、市場、資本深度融合
本次活動聚焦中瑞重點產業領域,促進雙方互利合作。瑞士在靶向治療、基因技術等領域全球領先,北京醫藥健康產業規模已突破萬億元,雙方產業互補優勢明顯。活動通過政策解讀、園區推介及實地考察,為中瑞企業搭建了高效合作平臺,推動技術、市場與資本的深度融合,助力全球醫藥創新。
“瑞士和北京在制藥與生物科技、金融、高端制造、信息技術和通信等領域有較強的互補性。”北京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黨組書記孫堯表示,瑞士是北京對外合作的重要國家,雀巢、瑞銀、力富泰等一批瑞士企業落戶北京。2020年-2024年,瑞士企業在京累計投資1.36億美元;瑞士在京新設外資企業22家,累計達到246家。“此次活動為中瑞企業搭建了一個深入交流的平臺和橋梁,希望通過本次活動能加深雙方了解,為深化中瑞經濟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我們在中國開展業務已超過15年,集團亞太區總部落戶朝陽區。”在賽德思集團董事長王雷看來,北京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充滿活力和前沿創新。他表示,此次活動不僅展示了北京市作為投資目的地的巨大潛力,還為外國企業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當地政策、市場環境以及合作機會的平臺。“北京以開放的態度、創新的精神和優越的商業環境,為外國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機遇。在這里,企業不僅能享受到政策支持,還能融入一個充滿活力和創新的國際社區。”王雷說,在集團業務往來的客戶中,有不少希望進入中國市場的瑞士企業,得知此次合作交流活動后,多家企業欣然赴約。
“協會組織了10家瑞士成員企業參會,這次的交流會非常精彩,不少企業在了解北京產業政策、臨床資源等優勢后,對于在京投資發展興趣濃厚。”瑞士生物醫藥協會會長貝蒂娜·恩斯特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前來參會的企業都希望能夠和北京企業達成不同層面的合作。
現場簽約:既有“走出去”也有“引進來”
既有“走出去”,也有“引進來”。活動期間,北京達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瑞士Orexa、英國Kadence Bio等三家企業與賽德思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達巢生物科技將與賽德思集團在瑞士投資,推廣輔助生殖技術與產品;Orexa和Kadence Bio則計劃在北京落地,進一步拓展中國市場。
達巢生物是一家聚焦輔助生殖技術與產品的創新企業,此次與賽德思集團合作,將助力企業的創新技術和產品走入歐洲市場。“我們是一個中國內核的企業,想打造的故事是‘中國成分走向世界’。”達巢生物創始人熊娟說,此次合作讓她對產品出海充滿信心。
此次活動還設計了“科研+生產+落地”的考察線路,為企業來京發展提供產業鏈“全景導航”。組織安排瑞士企業代表團考察調研了昌平生命科學園、大興醫療器械園等標桿園區,參觀北京飛鏢國際創新平臺與高博醫院等機構,全面展示了北京在臨床資源、市場潛力及政策支持方面的優勢,讓瑞士企業更直觀地了解北京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情況,進一步增強了瑞士企業來京投資的信心。
來源:新京報 編輯:王騰
2025年2月18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