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數據、算力、模型不斷迭代,人工智能技術正在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路徑。而就在長安街西延線上的中關村門頭溝園內,距離市中心22公里的地方,一座人工智能科技園正在緊鑼密鼓建設,這里是中關村門頭溝園布局人工智能產業的重要工程,也是門頭溝區堅持“生態立區、文化興區、科技強區”發展戰略,開啟“綠水青山門頭溝”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又一新起點。
2月13日,2023中關村論壇首場系列活動——北京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大會隆重舉行,會上,北京昇騰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正式點亮,這標志著全國首個采用市場化運作模式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在中關村門頭溝園正式啟動。計算中心一期算力規模達100P,可為企業和科研單位等提供昇騰AI澎湃算力服務。未來,北京昇騰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還將持續擴容,短期算力規模達到500P,遠期達到1000P,力爭成為北方智能算力樞紐中心。
大會現場,北京昇騰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正式點亮。門頭溝區委宣傳部供圖
轉型發展的新機遇
門頭溝區曾是京西采煤大區,在過去上千年的時間里,群山之間,河流縱橫、古道綿延,是北京南下中原、北通草原的門戶,山中富集的煤礦、鐵礦、石灰石礦等,為北京城提供著最基礎的能源保障。近年來,門頭溝區堅定踐行“兩山”理念,先后關停煤礦、砂石廠,開展生態補水、礦山修復、綜合治理等一系列工程,使得永定河碧水長流,兩岸草木蔥蘢,綠水青山重現,2022年還獲得了“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天然氧吧”兩張金名片。
過去的門頭溝,能“上臺面”的高科技創新型企業寥寥無幾。而今的門頭溝正積極布局高精尖產業,形成“科技強區”的轉型發展路徑。其中,人工智能產業是重點布局的細分產業領域。
數字技術和數字經濟的發展,使得門頭溝有了自己獨特的發展之路和后發優勢。2019年,中關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園·智能文創園啟動,在中關村發展集團專業的產業運營下,開園僅僅一年,即達到滿租狀態,吸引了多家人工智能企業入駐。2022年,門頭溝區引入清華AI大模型產業化團隊,并成功落地多模態大模型平臺,同時,基于園區的算力平臺和場景融合,著力孵化以智能技術為核心、“智能+”為主體的人工智能雙創企業;并與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市標研院共同開展人工智能安全、觸覺芯片等標準化工作,落地標準化認證體系;同時還聯合全國產教融合協會、北理工、北工商等行業協會和高校共同打造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基地。
中關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園效果圖。門頭溝區委宣傳部供圖
為了做強地區產業品牌,培養濃厚產業氛圍,吸引更多的人工智能企業和高端人才聚集,門頭溝區先后舉辦了“創客北京”昇騰AI創新大賽、2022北京智源大會中關村昇騰人工智能產業分論壇、中關村國際前沿科技創新大賽“大數據與云計算領域”決賽等,還舉辦了多次中關村(京西)人工智能會客廳活動。眾多企業匯集、多項活動促進,門頭溝區人工智能產業進入快速發展的時代,僅在2022年,門頭溝就新引入了人工智能企業39家。
人工智能的新時代
2023年春節過后,隨著社會經濟全面復蘇,園區里的人工智能企業,也已經全部復工復產,進入了最忙碌的生產和研發任務中。
在一家名為他山科技的人工智能企業里,數十名研發人員,正在緊張地進行研發、調試工作,他山科技是一家從事人工智能觸覺感知芯片研發,及相關類腦芯片產業化的高新科技企業。在公司的展示廳中,展示著汽車多功能觸碰面板、觸摸式調節座椅、無接觸電梯按鍵等各種應用產品,而這些產品的核心,即是該公司研發的第一代人工智能觸覺感知芯片。
工作間里,嵌入式軟件工程師甘慶華正在進行新產品的調試,面前的工作臺上,一個微型“感應門”一樣的框架上,安裝著一個攝像頭,框架旁邊,則是一個機械臂,甘慶華介紹,這是一項觸感和視覺結合的新應用,可以更完美地實現機械臂的生產功能,如今應用技術已經完成,正在進行最后的調試。
北京明創開元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園區內一家從事智能化、信息化、行業化的安防整體解決方案和安防運營服務的企業,在該企業的測試場內,一款新的安檢門正在進行升級調試,據介紹,這款安檢門的基礎版集成了人臉識別、測溫、安檢等多種功能,已在北京多條地鐵線路、機場和海關投入使用。北京萬數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服務器、存儲、工控機、網絡安全產品等專業的企業級計算機產品研發、生產制造企業,新春伊始,該企業的研發人員,正在就一款新的密碼服務器產品進行最后的方案探討……
中關村門頭溝園中眾多的人工智能企業,在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沉淀之后,正在迎來爆發式的發展。
曼徹斯特他山聯合實驗室(中國)軟件工程師做新產品展示。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得天獨厚的新起點
立春過后,永定河的冰面漸漸化凍,春水涌動,大地回暖,西山永定河之間,人工智能產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
2023年北京市兩會上發布的“北京市重點任務清單”中,深化京西地區轉型發展、加快建設中關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園名列其中。門頭溝區也隨即發布《中關村科技園區門頭溝園發展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方案》顯示,園區發展將集中于管理體制升級、產業集群打造、科技創新引領、“招大引強”、承載能力增強、服務保障提升、生態園區建設等七個行動24項任務,實現經濟發展穩步提升、雙引效能突顯、機制創新潛能釋放、服務配套全面提升的目標。
在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方面,中關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園運營主體——北京中發展智源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周瑞介紹,人工智能科技園建成后,將是一個集空間、平臺、服務、孵化、投資為一體的創業創新平臺,可為眾多的創業企業提供多方面的支撐。
北京昇騰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點亮,即是平臺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據了解,計算中心由門頭溝區與中關村發展集團相關平臺聯合設立的北京昇騰公司運營,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是科研和教育的高地,人才云集,資源充沛,是高精尖產業發展最好的區域之一,尤其是門頭溝區多年布局,在人才、環境、基礎設施等方面,已經具有良好的優勢,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北京昇騰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點亮之后,將鏈接中關村發展集團20類200余項創新生態集成服務產品,通過空間、算力、算法、數據等專業服務,聚集人工智能產業,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的管家服務,助力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2月10日,中關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園項目正式動工。園區總規劃面積約80萬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規劃建設面積31萬平方米,投資39億元,建成后可為龍頭企業、中小企業提供商務辦公、孵化研發等多樣空間載體,“園區整體建成后,將聚集人工智能相關企業超過400家,實現產值400億,為推動京西地區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提供新動力。”中關村門頭溝園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李世春說。
群山巍峨、碧水長流,站在正在建設的科技園里,西山遙遙在望,永定河滔滔流過,S1線地鐵站就在身邊,長安街西延線貼身而過。這個青山綠水間的通衢之地,正在成為北京人工智能產業的新高地。
新京報 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劉佳妮
2023年2月13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