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上午,以“生態文化驅動 助力京西發展”為主題的九三京西發展座談會在門頭溝區召開。
全國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常務副主席邵鴻,全國政協副秘書長、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賴明,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張波,中共北京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游鈞,市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北京市委主委劉忠范,中共門頭溝區委書記金暉,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張維剛,區政協主席劉貴明出席會議。
金暉在致辭中說,門頭溝區是革命老區,也是首都生態涵養區,區域自然資源豐富,歷史文化悠久。近年來,全區堅定踐行“兩山”理論,持續提升生態涵養功能,產業轉型成果不斷顯現,文旅體驗產業活力持續迸發,在綠色發展之路上取得了諸多成果。下一步,門頭溝區將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深化“8+1”品牌的影響力,在擴大發展成果上持續發力,在平臺搭建、示范引領、深化合作等方面進行更多的探索和實踐,促進“8+1”行動由短期合作向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轉變,由單一項目成果向集群化成果深化。
游鈞表示,在學習宣傳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的關鍵時期,召開九三京西發展座談會,是九三學社市委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具體舉措,同時也是深化民主黨派“8+1”行動的重要實踐。2013年至今,在中共北京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民主黨派的“8+1”行動已持續運轉了9年,落地項目百余個,是首都多黨合作的一塊金字招牌。九三學社市委作為其中的重要成員,幫助門頭溝區建成了百花山社精品民宿,編制了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推動了科技金融助農,為綠水青山門頭溝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希望九三學社市委立足門頭溝生態涵養區功能定位,提出更具前瞻性、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同時要注重成果轉化求實效,及時跟進座談會的成果轉化,穩步推進項目落地實施,為門頭溝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賴明指出,鄉村振興既是產業振興,也是文化、人才、生態和組織振興,門頭溝區要大力發揮京西地理資源優勢,因地制宜打造紅色文化、傳統民俗、生態涵養、綠色農業等產業鏈條,以點帶面形成規模化發展網絡。要結合旅游、美食、住宿、娛樂等板塊,在產業增值的前端和后端上進行科學謀劃。九三學社中央和北京市委將全面助力門頭溝區發展,提高供需對接的精準度,以為群眾辦實事為落腳點,緊緊抓住“8+1”行動主線,立足首都發展,形成對全國具有借鑒意義的多黨合作實踐樣板。
邵鴻最后強調,這次座談會非常有意義,門頭溝區是京西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北京市唯一的純山區,也是革命老區和生態涵養區,擁有非常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中共北京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提出了深化京西地區轉型發展,統籌產業升級和人口資源環境,建設首都西大門的要求,這對整個京西地區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相信九三學社北京市委一定能夠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拓創新,奮發有為,為譜寫新時代首都發展的嶄新篇章貢獻九三力量。門頭溝區也一定能夠在生態立區、文化興區、科技強區建設方面結出豐碩的成果,實現綠水青山高質量發展。
在隨后的圓桌論壇環節,來自各行各業的九三學社代表們,聚焦鄉村振興、非遺傳承、歷史文化建設、生態資源保護等方面進行深度研討,積極為京西遺產地保護、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實現文化興區、加快自然保護地建設和實現生態產品價值建言獻策。
區領導王濤、馬強、頡換成參加座談。
門頭溝融媒記者:何依鋒 楊錚
2022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