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是市場主體生存發展的土壤,營商環境優,企業發展好。近5年來,門頭溝區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始終堅持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由資源型產業驅動向綠色創新驅動深度轉型,以增加企業和群眾更多的獲得感為目標,以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為導向,對標國際規則和最佳實踐,銳意創新、團結奮斗、攻堅克難、堅持不懈大力度縱深推進改革,以轉變服務理念、政策集成惠企、政務服務便利、執法環境改善、降低市場成本等為重點,不斷提升企業、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為門頭溝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門頭溝區深耕營商“最后一公里”,創新落地重點改革舉措,圍繞市場主體關切的改革重點、難點問題,積極落實北京市營商環境1.0-5.0改革要求,制定實施《門頭溝區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門頭溝區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實施方案》《門頭溝區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落實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等接續性政策文件。建立完善營商環境改革領導小組、聯席會議機制,形成“重點任務”工作落實專班,聘請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開展“營商環境年”建設,針對企業反映強烈的行政審批環節多、時間長、成本高等問題,大刀闊斧再造審批流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體制機制創新為抓手,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逐個事項分析、逐個環節簡化、逐項費用壓減,為企業創造更加公開透明的市場環境。
門頭溝區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里,一家駐區企業的負責人郭翔宇正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通過自助辦理的方式,短短幾分鐘便完成了企業的注冊申請,這樣快速便捷的辦事流程讓郭翔宇頗感意外,他說:“現在真是太方便了,以前準備材料就得很久,最少兩三周才能辦完申請,現在都是自助機點選式辦理,流程也簡便了不少,而且剛才工作人員告訴我1個工作日就能拿到營業執照,確實很不錯。”
在開辦成本和時間上為企業做“減法”,在優質企業留存、增加企業發展后勁中做“加法”。門頭溝區市場監管局通過加快企業準入、實現一網通辦和經營范圍規范化登記、深化落實“一照多址”改革等一系列舉措,逐步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和企業的“發展指數”。目前,區內企業開辦由2018年的10個流程、往返7個辦理場所、全市平均22天,簡化為1個流程、1個辦理場所、1個工作日,企業開辦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在1個工作日內辦結并一次性發放營業執照、公章或票據。同時,進一步完善企業簡易注銷改革,公示時間由登報45天簡化為公告20天,市場主體申請辦理變更、注銷等其他登記業務全部升級為即時辦結。
除此之外,門頭溝區圍繞中心工作,結合地區實際,大力提升工程建設審批效能,聚焦改革示范區建設,先試先行,率先形成社會投資房屋建筑工程規劃許可“全程網辦”案例,采用告知承諾制分別核發了首個社會投資低風險建設工程項目規劃許可和集體建設用地零星公共公益項目鄉村規劃許可。通過實踐“全程網辦”+“告知承諾”,不僅使企業充分享受到改革紅利,也將便民利企的改革成效延伸到鄉村建設中,為推動村莊漸進式有機更新,補齊鄉村基礎設施短板提供了政策保障。5年來在企業開辦、辦理建筑許可、不動產登記、市政接入、納稅等領域與全市對標對表,共壓減審批環節42個、壓縮審批時間656天。
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給很多駐區企業增添了發展信心,在企業舉步維艱的困難時期,一項項助企紓困舉措為他們雪中送炭。門頭溝區通過實施重點領域一系列突破性改革,直接減少企業經營性成本,同時優化國有企業減免流程,惠及843家次中小微市場主體,減免金額3700余萬元。實施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門頭溝區稅務局成立退稅減稅政策落實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工作聯動機制,確保納稅人“問得清、辦得快”,堅持“節假日不打烊,實現即辦即退”,企業退稅資金從申請到入賬平均用時大幅縮減。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曾經,司法鑒定過程中,法院委托難、鑒定周期長、往返跑等問題一直是讓當事人最頭疼的事情。門頭溝區法院針對這一情況,委派專員從委托前審查、委托后督辦、適時協調等多個維度定時督辦委托流程與進度,推動鑒定進展,壓縮流轉用時。一名剛剛辦理完司法鑒定事務的律師告訴記者,之前最擔心的就是司法鑒定時間長,但是門頭溝區法院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只要提出鑒定以后,很快、甚至當天就能找到鑒定談話的法官,3天內就能選定鑒定機構,大大壓縮了當事人在司法鑒定方面的顧慮。
5年來,為營造更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門頭溝區制定了《門頭溝區關于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實施意見》《門頭溝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重點工作任務》《門頭溝區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實施方案》等政策,推動建立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探索推動“雙承諾”融合試點,構建科學高效的一體化綜合監管體系,最大限度實現“監管無事不擾,服務無處不在”,不斷建設“執法監管與優化服務”有機融合的市場環境。2021年4月,在門頭溝區委政法委的統籌下,區法院、區檢察院聯合區司法局在中關村科技園區門頭溝園掛牌成立“法官聯絡室”“檢察官聯絡室”和“律師公證工作站”,為園區企業提供常態化、精準化、便捷化、動態化的司法服務,高效保障企業合法權益。其中區法院一年多以來,僅在中關村科技園區門頭溝園,就為100多家重點納稅企業和高精尖企業提供了300多次的法律咨詢和服務。
營商環境不僅惠及企業,更關系著民生福祉。門頭溝區在持續優化政務服務模式的同時,服務點位也在不斷向基層延伸,原本百姓需要到區級政務服務大廳辦理的事項,現在在鎮街或村居的便民服務窗口就可辦理。近年來門頭溝區政務服務局著力打造區、鎮街、村居三級服務體系,同時實施“一窗通辦”,即:前臺綜合窗口接件處理,后臺集中審批,一個窗口辦理所有業務,這樣的舉措給辦事群眾帶來極大便捷。一名正在大峪街道政務服務中心辦理業務的市民高興地說:“記得前些年辦理靈活就業要跑好幾個地方,現在就近在一個窗口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目前,門頭溝區共設有區級政務服務大廳6個,鎮街級政務服務中心13個,村居服務站300余個,所有大廳事項進駐率100%,真正把政務服務從“窗口”送到群眾“家門口”。
與此同時,區政務服務局還結合地區發展實際,打造開辦“門頭溝小院(精品民宿)”主題應用場景。持續開展“減證便民”行動,已取消證明3項,保留證明47項,新納入證明目錄管理3項。完成各級政務服務中心國際語言環境建設,更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外語標識,設置幫辦窗口,配備翻譯設備,并提供專業的代辦服務。完成市政公用服務事項進駐區政務服務中心,企業申請水、電、氣、熱、通訊、有線電視接入服務全部納入工程建設窗口。持續開展“局科長走流程”活動,進一步查找服務中的痛點、堵點、難點,一年來參加走流程活動已達到118人次,發現并整改各類問題40件次。同時做好政府信息公開,主動公開信息1.1萬條,全區共受理、回復依申請公開399件,其中區政府受理82件,確保申請渠道暢通,法定答復時限準確。
門頭溝區的政務服務不僅追求“一窗通辦”,還注重打造“化學聚合”的綜合窗口,實現不動產登記、交易、繳稅等事項合并辦理。近年來深入推進“全程網辦”,打破部門間信息壁壘,實現12個部門婚姻狀況、公證書、司法判決等13類信息實時共享;上線智能核稅、在線繳納稅費和登記費、線上自動生成不動產電子證照等功能,企業群眾存量商品房交易登記實現“全程網辦”。辦稅繳費便利度不斷提高,積極推廣網上辦稅,首創“紅橙黃”三色訴前預警機制,納稅人訴求響應率、解決率、滿意率“三率”在全市領先,今年九月,在清稅注銷以及發票改版變量電子稅務局辦理質量均排名全市第一。
今年,門頭溝區委、區政府圍繞“營商環境建設年”這一主題持續開展相關工作,未來還將進一步拓展“互聯網+政務服務”,全面推行“不見面”辦事,提供“24小時不打烊”在線政務服務,推動更多的事項集成辦理,以系統觀念推動營商環境建設,多領域施策,多維度入手,不斷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水平,為企業和群眾營造最高效、最舒心、最安心、最貼心的營商環境,不斷推動“綠水青山門頭溝”高質量發展。
供稿:門頭溝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2年10月20日